香港網絡大典
Advertisement

本條目所收集的文章節錄,是旨在整理港女的相關參考資料和網上出色文章,歡迎增補,如有不恰當之處或侵犯閣下之版權,請自行刪除。

不少人對網上的批判作出反擊,他們(特別是以被指是「港女」者為主)認為所謂的港女,其實只是一班毒男電車男因為在香港結識不到女友而懷恨在心,繼而中傷香港的女性,但其實批評港女,並不是毒男的專利,不少名作家、藝人,甚至女性、有伴侶的同志、外國人等,都曾談及港女的問題。

非毒男評論港女系列[]

陶傑評論[]

  • 大學四年制
    • 此文為一篇回帶率極高的文章,雖原出於2004年,但至2007年仍不時有人重貼及討論。
係中環有好多廿幾歲黑色套裝既 OL,由頭到腳滿身名牌,食飯出入starbuck,行街鼻孔朝天,一副不可一世樣子。她們其實只係做秘書或者reception,月入不過八九千,但係身上既名牌加埋就成五六餅野。佢地平時成買埋d八卦周刊日煲夜煲,睇埋d乜富豪個仔幾多千萬包邊個女明星,又話邊個女明星得寒酸,潛移默化之下,自己都愈黎越貪錢,只重物質消費,唔好講有冇內涵個人修養,(好多)港女價值觀已經係不切實際地泡沫化。明自己只值幾千,就捧到過一萬。一般月入一二萬既港男佢地唔會睇上眼,結果佢地甘願做老闆的情婦。

—陶傑於電台節目「光明頂」評論港女價值觀



‧Chan Tai Man 男女筆觸‧ [ 前名:港女研究事務所 ]

http://hk.myblog.yahoo.com/hkgal-today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70610&sec_id=4104&subsec_id=6238241&art_id=7198377

‧女士們 , 妳們願意進入這個第三層 Generation 嗎?‧

如果現在便是 2012 年 , 我們的港女問題會演變成怎樣呢?

今年3x 歲的女性 , 到時便是 40 或 4x 歲了...

今年28 以上 三十出頭的女性 ( 罵港男最活躍果班 ) , 到時便三十下旬了...

咁點呢......到40歲 , 回頭是岸、對作為港女說:不 , 可能已遲了, 想繼續找一個心目中的高等優質男人 , 相信不會是廿幾歲的吧 。那麼 , 同年紀的不是可以麼 ? 4x 歲 , 有事業 , 應該有些錢 , 有層樓吧 , 成熟隱重 , 細心溫柔 , 真係無得頂 , 有如高級波爾多紅酒一樣 , 極品!

而到時 3x 歲 [較年青]的女性 , 還有時間去找尋對象 , 還可以 Keep 到小腿線條 , 無拜拜肉 , 個胸仲未 [ THE ] , pat pat 仍緊貼條 T-Back , 唔....

不過 , 港女獵人們 , 你們有否想像過 , 市場上的所謂優等男士 , 其實會點揀老婆 , 或應該說 , 你認為佢地結左婚未 ?

我唸到時的景像 , 會相當怪異 , 在全球上未必有 , 至少在東南亞不會有 , 就是市面上會有一大批 [ 未婚 ] , 但年屆中女 , 而又並非女同性戀者的女士們在游離 。身材又不算太差 , 有化粧 , 有 Fashion , 皮膚尚算緊棚 , 但不屬幼滑 , 仍對大肚生 BB 感到好奇 , 既刺激又害怕 , 有時見到有小孩子叫媽咪 , 好像很剌耳 , 但又充滿曈景。

這種感覺很怪異 , 明知道自己已不是少女 , 也越過了拼搏的年華 , Check Check 自己的醫療保險 , 一切安心 , 但總是心裏欠了些什麼。

那邊廂 , 在她們心目中曾定性為 [ 無前途 / 品質未如理想 ] 的香港男人 , 手推 BB 車 , 伴著一個生過小孩但唔知點解無 [ 槍袋大脾 ] , 及 [ 豪華臀 ] 或 [ AC米蘭甲組腳 ] 的帶鄉音少婦太太。 買下玩具啦 , 行下街啦 , 細路仔呱呱嘈 , 頑皮,做 Daddy 既有點怕嘈 , 但又有一種安樂的微笑。

個人認為 , 香港在經過九十年代英國殖民地回歸前的泡沫經濟 , 紙醉金迷 , 到回歸後的社會經濟大轉型 , 時代變遷 , 人和事也和以前不同 , 之前的泡沫經濟 , 不同人可能有不同解讀 , 但相信要明白 , 泡沫帶給大家的是一個夢幻 , 孕育了港女的公主美夢 , 也培植了港男的好食賴飛 。而無甚鬥志的男仔 , 為應港女要求 , 出盡力做下寵物男兒 , 西裝打汰一番,令港女的行為合理化。西裝打汰

香港女仔對泡沫美夢的裷戀 , 在感性的追逐之餘 , 時代的巨輪也在轉 , 歲月不留人 , 人的一生不是一瓶瓶的 [ 神仙水 ] , [ 神奇 Magic Bra ] 所能給予的 , 難道年屆四十還是廿三歲的少女情懷嗎 ? 我唔可以否定 , 但女士們想必在沐浴照鏡子時 , 別有一番感受。

一個社會 , 女多過男 , 但男追求不到女, 好比你走進一個花園 , 很多花 , 但每朵花都是有剌的 ,你不能去接觸 , 不能去感受花朵的芬芳 。 就如本港女性 , 很予循 , 想期待一個優質王子 , 但又不知王子在那裏 , 一直做防守工作 。 其他未合主觀願望的男人都是邪惡的 , 無前途的 , 因為他們無用 , 低等的人讓他們去找出身窮的下等大陸盲毛女仔吧 , 自己活在一個自我的天堂花圃裏 , 知道上帝之手即將神聖一揮 , 便是幸福小婦人了。

香港 , 怪異的港女問題 , 我個人分析,應該是進入第三個 Generation。

第一個 Generation 是港女港男互相辱罵 , 互相角力;第二個 Generation 就是本港男人陸逐放棄港女 , 並成功引證了上大陸娶妻是可行途徑 , 而且十分受用 , 成家立室之餘, 生兒育女也為缺乏生命力的後現代香港, 注入了活潑的小生力軍。至於北上娶妻的男士年輕化 , 亦改變了九十年代初期 [ 窮亞伯娶十八歲村妹 ] 的悲情時代 , 現在北上娶妻的 , 絕大多是有正職 , 有多少錢買屋養妻活兒 , 只是未及會所靚樓西裝打呔人上人而已。

第三個 Generation , 即本Blog的期望,在目前及可見未來 , 應該對港女問題作《 解讀與思維 》。 Chan Tai Man 期望能和大家進入這個新階段 , 畢竟回歸也十年了 , 相信當夢幻和辱罵過後 , 是否也應該思索一下 , 還是繼續做有剌的花朵?

女士們 , 妳們願意進入這個第三層 Generation 嗎?




2006年10月5日 文匯報

[1]

倪震<絕頂愛情>談內地女性[]

親愛的倪震先生:

我是你的忠實支持者,由求學時的「三個寂寞的心」、《YES!》,到現在的《絕情穀》、專欄〈絕頂愛情〉,都是我日常的精神食糧。 我三十歲了,三年前和拍拖八年的男朋友同居,公一份婆一份,每個月收入也有六位數字,在地產低潮時夾份買了樓,男朋友又對我千依百順,一切都好像很幸福,我們已經計劃,今年就結婚。 可是,去年年底,我男友開始有古怪,常藉打高爾夫球為名北上,有時整個週末不見人。吵了無數次,他終於承認了,他在深圳布吉包了二奶。他又說,他照顧的不是妓女,是好人家的女孩。 他說他仍然喜歡我,但我要他跟那大陸妹一刀兩斷,他又面有難色。最後,我把他趕了出去,不許他回家,他只有在外面租了個酒店式住宅。我們有聯絡,但我堅持他一天不和大陸妹劃清界線,都不會讓他回來。我知他仍有回深圳,現在,他不用再扮打高爾夫球了,他整套球桿,都還在家裏。 Joe,我今天沖涼,望著鏡裏赤裸的自己,我還是很漂亮啊!我的身材一點沒有走樣,一塊多餘的肥肉都沒有。論樣貌,我也是靚女一名,做的又是專業的工作;生活、又有品味。我相信,我男朋友最後一定會回到我身邊。那大陸妹,只能迷惑他一時,總不成,他會和她結婚! 問題是,我應該等他多久?還是,不原諒他,乾脆分手算了?希望,你可以給我一點意見。

永遠支持你的 玫瑰


親愛的玫瑰:

以下的一些數字,可能會引致妳,和一些女讀者情緒不安,敬請留意。 去年,香港有三萬二千對新人結婚,有兩萬人,是領了「寡佬証」娶國內女子的。 香港適婚的女士又比男士多,適婚的女士有一百二十萬,適婚的男士只有一百萬。 根據統計推算,這一百萬的男士,只有三十萬會娶本港的女士為妻。結果,就是有九十萬的香港適婚女士會嫁不出去。 除非,她們往國內或外國找老公。 可是,港女嫁內地男士的數目不多,我們在適婚男士的市場上,出現了嚴重的貿易赤字。 玫瑰,不要怠慢呀。妳男朋友,很容易,就會成為那兩萬個出口新郎的一個。我明白,妳們一向是天之嬌女像妳這樣有才有貌又自愛的,更是「皇帝女,唔憂嫁」。但,俱往矣。時移世易,國內的女孩子,已不是價廉物美那樣簡單,而是真正比香港女孩子具競爭力,具吸引力。 大批的香港適婚男士投向國內的溫柔鄉,本地市場供應不足,形成了「大散戶市」。條件再好的女孩子,都只能把要求下調。男士們都知道,今天,只要我們是三十五歲以下,月入五萬以上,四肢健全,有眼耳口鼻,未婚,在情場上已是無堅不摧,予取予携,夢般的女孩子也轉瞬便追到手。 玫瑰,要學懂尊重敵人呀。要知己知彼,更要知恥近乎勇。這是一場殘忍的戰爭,兵臨城下,妳可以坐以待斃,可以死守,也可以反攻。 三代富貴的兩位霍公子,追不起香港女明星嗎?香港女明星不漂亮嗎?為甚麼會是郭晶晶,章子怡呢?為甚麼不是新一代的朱玲玲呢?香港女孩子再不學懂吸收國內女孩子的長處,來結合自己的優勢,將會輸得很慘,很慘。孤芳自賞,最後,會變成自慰。 玫瑰,妳赤裸美麗的身體,對我一定很有吸引力,因為新鮮。但可惜,我不會娶妳。我勸妳,還是積極點,虛心點,爭回妳的男人吧。

倪震


港女愁嫁難獲港男青睞?網上男女罵戰凸顯兩性困局[]

文:啟思

「港女」(並非泛指香港女性)一詞的起源已無從稽考,但現時已廣泛出現在網上討論區及新聞組內。「港女」其實沒有標準定義,綜合網民的言論,可歸納出「港女」的一些特質,包括貪慕虛榮、嬌生慣養、自以為是、貪小便宜等數十項。

以「港女」為題材,除了因為在網上炒熱,可吸引讀者注意外,更希望把討論範圍伸延至「港女」的文化現象以外,進而藉分析「港女」形象,探索本港在文化和經濟持續轉型下,兩性交往的結構性困局。

即使羅列出所有條件,也難以界定何謂「港女」。若要符合上述數十項要求,相信萬人中也難以找到一兩個這樣的「通才」。但如果具有一兩項便要歸類為「港女」,相信你我皆難免。至於要符合多少項才獲此稱號,不同特質間比重有否差異,界線劃得十分模糊。最後無可避免,「港女」成為一個虛詞,一個任人攻擊的稻草人。

在這裡,容筆者舉一個鮮明的例子,讓大家更能理解何謂「港女」,今年年初一套港產片《得閒飲茶》中梁慧嘉所飾演的女主角Karen便可稱為「港女」的模範,而這套影片也正好圍繞這個題目上做文章。「港女」之所以能在香港土壤上「滋生」,繼而流行,正如「憤青」在內地網絡上肆虐,當中必有原因。


  • 本港女性都是「港女」?

「港女」在網絡上被討論得火紅火熱,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普遍程度,暫時未有調查數據供參考,但筆者亦相信進行有關調查的可行性不高。筆者觀察所得,網民在討論中有意無意把「港女」與香港女性劃上等號,甚至認為香港女性的質素,往往及不上鄰近地區,如內地和台灣的女性。

當然,發表有關意見的網民均帶有強烈的主觀情緒,其言論亦同時招來各方的攻擊。反擊一方除了為香港女性辯護外,亦力數香港男性的不是。最後,局面演變為一場兩性的罵戰。只觀看戰爭場面的壯麗,容易使人迷失於雙方的廝殺,忽略了背後的誘因。


  • 互指不是 網上掀男女大戰

不錯,故事說到這裡終於要轉入正題—兩性戰爭,「港女」只是被這場爭鬥所塑造的口號。兩性自古都是對方不可或缺的一環,兩者調合才能繁衍後代,生生不息。然而,香港為何會演變至今時今日,男女間互相輕視和鄙夷呢?筆者認為這是香港的獨特的文化和經濟環境所造成的悲哀。

抽絲剝繭地分析這個問題,首先從兩性交往中最現實的考量著手。網上的罵戰常圍繞男女間的質素比較,也以詆毀對方質素為策略重心。當我們深入分析男女質素的計算方法時,不難發現兩者是多麼的不對稱。

在這個講求階級融和、人人平等的大環境下,討論人的質素分級是多麼的「政治不正確」。但若凡事講求政治正確,卻對身邊的問題視而不見,避而不談,最終可能釀成更大的災難。

為男性的質素評級,考慮的因素可分為收入、學識、閱歷、風度、品味、外貌等,但在香港的獨特文化背景下,收入一項佔極高比重。因此,單純以金錢收入,把本港男性劃分為高、中、低等層次,相信已經足夠。


  • 經濟角度看「登對」論

然而,當有關操作落在女性身上,許多技術上的困難使問題變得複雜。首先,客觀的收入和階級相對較為次要。在男性眼中,女性的外貌和身材雖然關鍵,但在護膚品和化妝品極度發達的今天,女性外貌具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而且她們的學歷、見識、品格等亦不得不納入考慮之列。

與男性不同,女性的眾多評核條件中,沒有一項能成為評核重心,這不是說沒有一項可使女性成為高質素,相反是沒有獨立一項可把女性判為絕對或相對的低質素。在標準繁多的情況下,任何女性只要擁有一項不太差的條件,也不會自認為低質素。

有一個在男性間流傳已久的笑話,男性遇到新相識的女生,一般會稱讚對方美麗。若對方實在與美貌無緣,大可改口為「可愛」,若是這樣也說不上,還可使用一個更為飄渺的說法—「有氣質」。近年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大家還多了「Kawaii」(可愛)、「潮」、「in」等詞彙可供選擇。說這個笑話,不是有意取笑女性,只是希望藉此道出鑒別低質素女性的難處。對女性而言,根據質素排名次,就如一場只有冠軍而沒有「包尾」的賽跑。

說到這裡,整件事情的圖像應該變得較為清晰。在男性一方,根據收入劃分出高、中、低三級,並可直接對應社會上的三種階級,富豪、中產和基層。香港現時的實況是富豪罕見,中產少許,然後草根一大堆。至於女性方面,姑且假設擁有任何一項優越條件的女性為「高質素」(雖然對多數男性而言,樣貌身材佔較高比重),其餘的可稱為「普通質素」,卻缺乏與之相對的「低質素」。

以上的評級制度若獨立來看並沒有大問題,反正階級觀念自古已陪伴人類歷史的發展。然而,男女兩個族群並不能獨立生存,兩性需要結合成構成社會的整體,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婚姻。進入現代社會前,婚姻一般由雙方家長根據自己的家門或家族利益決定。間中當然有超越階層的事件發生,但在一般情況下,選擇對象還是根據「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一類門當戶對的原則。

現代社會標榜自由戀愛,其意思只是把選擇婚姻對象的權力由家長交到選擇者身上,而揀選的基本原則還是講求門當戶對,只是現代人改用「登對」、「合襯」等階級觀念較為淡化的字眼。


  • 自由戀愛 處處碰壁

毫無疑問,香港是一個戀愛自由的社會,理論上你可以追求任何一位女性,或被任何一位男性追求(這樣說是因為在香港,以至整個亞洲地區,兩性交往的過程往往被解讀為男性討好女性的過程)。實際操作還是受到傳統文化所制約,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在相同階級內選擇背景相似的對象。窮家女嫁入豪門之所以成為一時佳話,正因為這種突破階級事例罕見之故。

從社會整體著眼,門當戶對的婚姻制度也不致構成社會不穩的因素,只要每個階層均提供足夠數量作配對,即「高質素男」配「高質素女」,如此類推,中對中,低對低。說到這裡棘手的問題出現了。上文提到男性的分級標準簡明清晰,而且大部分男性亦有此自覺。相反女性方面,除了小部分鶴立雞群者,其餘的排名位置均十分模糊,至少沒多少女性會承認自己低質素。

另外,中國傳統雖然講求門當戶對,但同時也容許男性「下娶」和女性「上嫁」,這觀念被保留並延續至今。因此,香港的「高質素男性」具有更大的選擇空間。至於基層男性,本身可供選擇的對象本來已經不多,越級挑戰又為社會所排斥(如被冠以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等負面形象),還要面對上層男性向下兼併的威脅。相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女性身上,只是效果倒轉,最受困擾的反而為上層女性,因此常有人說高學歷和高收入是女人在兩性交往中的負資產。

若香港的婚姻市場是封閉排外,其內部壓力或可迫使男女雙方調整求偶的標準以達致平均。但是出入境政策與移民政策均證明香港的婚姻市場是極度開放的—一眾「飽受挫折」的基層男性「北望神州」,向各省佳麗招手。由於內地衡量男性質素的標準與香港相若,香港的基層男性在當地仍具一定優勢。

最近,有調查指出,兩地跨境婚姻數字(大部分為香港男性娶內地女性)已超越本地註冊的數目。結果,香港每一階層的男性均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女伴,而無意、亦無需要為解決本地兩性困局而付出努力。

女性雖然是「受害一群」,但受到長期的文化制約而無法主動出擊,只能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無意為他們改變的男性。


  • 「下流社會」中的戀愛異象

近期,「下流社會」的說法忽然鬧得火熱,這個由日本知名社會觀察家、社會現象研究者三浦展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指出,社會上的中產正在消失,其中小部分向上爬升為富豪,而大部分卻向下流入基層。這情況並非日本獨有,而是許多富裕地區均出現類似趨勢,香港當然不能例外。本地著名社會學者呂大樂在「下流社會—中產階級的焦慮與憂患」一文的結論中指出:「愈來愈少中產—特別是年青一代的中產—可以享受舊日中產的待遇,這是大趨勢。」

社會下流的結果是「中上層」愈少,「中下層」愈多,當中男女受衝擊的機會雖然均等,但女性在婚姻選擇上受傷較深,而男性只會趨向假於外求。本地文化人陳冠中在近作《我這一代香港人》中提到,香港的下流社會現象,主要表現在愈來愈多香港男性回鄉娶妻。

香港女性的困局只限於此嗎?非也。還有一個表面上對女性有利,卻加重其求偶負資產的因素—教育制度。讀較好的小學能進入較好的中學,讀較好的中學能進入較好的大學和選擇出路較佳的學科,這是港人普遍的共識,而考試是連貫各階段的主要橋樑。呂大樂在其「教育只是工具」一文中也感慨地表示:「港人一向視教育為提高社會流動機會的工具與手段,所以求學又何止於求分數,而是追求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分數。」


  • 女優男劣 如何尋求雙贏

香港現時的考試制度偏向背誦,而醫學證明女性的學習潛力發展較男性為早,而且專注力亦較男性為佳,因此普遍能在考試中擊敗男性而取得較多專上教育的席位。這情況在近年已十分明顯,各大學取錄女性新生較男性為多,現時大概為六四比。可以預期,自教統局因避免性別歧視而取消升中派位的男女分開計分後,男女大學生的數量差距將進一步拉闊。

繼續往下推論,未來女性的階級成份將愈較男性優越,然而這種表面風光,在一個普遍仍堅持伴侶中男性應優於女性的社會,就有如吃黃連的啞子,有苦自知。

最後,筆者本希望提供數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但畢竟才疏學淺,面對此中困局(筆者實然身在其中),只能束手。網上討論的罵戰中,常不乏幽默抵死的字句,但若了解全局,實難以發笑。在此寄語網上諸君,既有如此創意,何不為本港兩性困局謀求雙贏的出路!

2006年10月09日 蘋果日報副刊

我要叫好又叫座 倪震[]

[2]

  • 港女=未知大陸效應的無知女子

說了半天,以為可以摸底講講周慧敏,但倪震話明不說Vivian,就真的半句也不肯講。惟有兜個大彎,借港女這題材發揮。好在,才子皆風流,沾不到周慧敏的男歡女愛,還是侃侃而談。「網上所講嘅港女,不是指香港所有女仔,專門指未知中國大陸發生咩事的女仔,應該有一半人。她們是無知的一群,仍然未知危機所在……」一下子跟先前正經八百的他大有不同,「有一半香港男人上大陸結婚,即係話有一半女士無男伴,o依家女士有姿色已不值錢,要做個好女仔。

  • 要懂得溫柔

倪震教路,要抓住香港男子的心,就要學識溫柔,「香港的女仔被寵壞了,恃住靚就不可一世,溫柔幾乎絕跡,佢哋只識得嗲,但嗲是好低級,所以第一步要學識溫柔,溫柔從心出發,事事以大局為重,要忍讓、體貼、細心等。」說到這裡,倪震更加強語調,「溫柔可以令陰陽調和,針要兩頭利,除了溫柔還要學謙卑,面對內地強敵,要幾有身材都有,要咩樣有咩樣,靚過香港小姐,香港女生仲未識驚?

憑甚麼鬧香港男人? (李敏)[]

《茶杯》第十九期 09/19

很多雜誌喜歡刊登女作者鬧男人的文章,有些人還勸我寫多些這類文章可以增加讀者數目。

可是我個人認為香港男人整體而言不算是糟糕的茶渣,試問問你家中的菲籍或印籍女家務助理,在她們的家鄉有多少男人可以擔起一個家?他們不是有心無力的話,就是整天成群的坐在一堆躲懶.....對!香港男人也有不好,他們好色,會上夜總會也會嫖妓;我當然不贊同這些娛樂,但最低限度,香港大部分男人都不容許自己「餓死老婆瘟臭屋」.....

在美國,人們說男女平等的意思是「男人不要欺負女人,而女人也不要臭罵男人」;在香港,女人可以隨便鬧男人。香港女人的優勢,是因為在香港男人擁有紳士風度的同時,香港女人又巧妙地執著「社會弱者的優待」.....

女人心情好時來一次AA制就是覺得自己可以與男人看齊,但心情不好時付賬就是男人的責任。忽然鼓吹平等,忽然愛做弱者,這樣比被稱為強者的男人更自由自在。

不是我對男人的要求低,其實我已經沒有與那些用黑布把女人由頭包到腳的回教國家相比,而即使比起西方最自由的國家,香港女人的自由度也很高,要做女強人、少奶奶還是混合體,悉隨尊便,香港男人容許女人有的是選擇。

當然,香港男人愛犯天下男人犯的錯,但他們去滾的時候總要千方百計地瞞著女人。這代表了甚麼?就是他們好怕老婆和女朋友的。要知沒有太多地方的妻子有阻嚇丈夫跟其他女人上床的能力,而香港女人是罕有地被男人珍惜。

香港男人的確有很多不是,但地球上哪個國家的男人是完美?

當女人放眼世界,就知香港男人不錯不錯。再者,香港女人一定不是地球上最溫柔的伴侶,我恐怕再過五十載,香港的女人會很寂寞。



8萬名亞洲男士心聲:港女質素差,僅勝菲律賓[]

肥仔聰 (林子聰)訪問內容︰ 港女唔多掂!

正如肥仔聰所講,第一次做導演當然唔熟唔做,所以他會開拍一部諷刺香港女仔的「得閒飲茶」,整個故事是源自身邊一個好朋友的真人真事。

「她是我一個好好的女性朋友,由拍拖,嗌交,結婚,離婚我都一清二楚,直以來她都抱住一個心態,覺得老公娶到自己是執到,最弊佢又唔係靚到可以用執到來形容呢?

這個問題我多年來都有同佢講,不過佢點都唔聽,去到前年佢老公終於頂唔順要求離婚,當時她才醒覺自己錯了,非常後悔,但一切太遲了。其實這不是一個女人的問題,而是屬於香港所有女人。

早前「Playboy」雜誌有個調查,從8萬名亞洲男士眼中選出各地女性的排名,結果香港女性並不優秀,樣貌,身材,性格,溫柔,情趣等各方面的評分都很低,徘徊在下游位置,其中樣貌排尾二,僅僅勝過菲律賓,身材亦只嬴南亞國家。身邊男人講你唔信,今次由8萬幾個男人一齊講,你點都要信些少?

香港女性根本沒有你們所想那麼高質素! 你或者會反駁日 本,韓國女仔靚咩? 整容之嘛。係呀,人地肯整喎,你有冇呢份自知之明呢?」

非洲留學生﹕港女都是購物狂[]

【明報專訊】香港愈來愈多女士加入單身行列,問題出在女方抑或男方﹖撇開女多男少、女性學歷太高等說法,來自非洲加納的海外大專生Eric Owusu,以西非角度解構﹕「香港女子都是購物狂,男陪女朋友購物,手中揪滿一袋二袋,在地鐵車廂,還要讓女朋友伏在自己肩膀呼呼大睡,簡直是對男人的懲罰﹗」Eric對香港女子高呼怕怕,寄語青年人「少購物、多省錢、多做有意義的事」。


就讀教院 盼回國改善教育

外貌俊俏、身形魁梧的Eric,罕有地來自非洲西部的加納共和國(Ghana),即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故鄉。他本身在加納取得專上教師培訓文憑,具4年教學經驗,去年隻身來港入讀香港教育學院,希望在亞洲汲取教學經驗,再回國改善教育質素。


港生害羞不熱衷辯論

Eric大讚本港的高等教育,尤其欣賞港人將資訊科技融於教學,提升教學效能,但慨嘆港生質素有待提升。Eric與國際學生特別投契﹕「因為我們都喜歡批判和辯論、談東談西,不會隱藏內心的想法,相反香港學生較害羞,又怕犯錯,不太熱中參與討論。」


怕赴女生約 嫌港人拍拖煩

既然港生較害羞,未知28歲未婚的Eric是否有興趣在港結識女友﹖豈料記者此話一出,Eric即耍手擰頭,對香港女子高呼怕怕﹗他以「Shopaholic」(購物狂)形容香港女生,認為她們沉迷物質主義,即使有女同學主動相約外出,他也不敢應約﹕「課餘時,女同學喜歡約我一起購物,我幻想自己陪她們行商場,手中揪滿一袋二袋的情景,已經不想去﹗」他又認為,港人拍拖「很麻煩」,例如男方要定時向女友報到、女方要求日日見面等,「在加納,我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拍拖,會選擇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


指男生課餘忙兼職少外出

如果男同學相約外出,Eric又會否應約﹖「以我觀察,男同學大都有兼職,他們好像很忙,課餘時沒有太多時間外出。」Eric在港閒時喜歡獨自一人,或跟國際學生四出活動,認識本港面貌。

Eric現修讀四年制英語教育學士課程,除了專注學習,更希望以國際生身分感染港生﹕「希望港生慢慢改變態度,習慣批判和辯論……最重要是少購物、多省錢、多做有意義的事。」


明報記者 陸倩盈

以港股論港女[]

以港股論港女以投資角度而言,港女依家係「有價冇市」,再加上「國企」競爭,投資者(港男) 於資訊越來越透明下,已懂得去分辦優質股。一些空殼公司(冇人要既港女) 又不肯將自己個價位 set discount,隨時沒資金汲納,導致週轉不良,最後面臨清盤危機。國企評為"強烈買入"投資評級, 因資產質優派息吸引,而港女現評為"強烈沽出"投資評級, 因現價已遠超出資產淨值。注意的是,國企雖然是「強烈買入」評級,然要小心國企內部資產不良,因「監管不足」是也。

另外,港股創業版股份 (港女)目前眼高手低,資產不良,將大部份資產投放於表面基建(如LV,Gucci,纖體),結構需重整 (人格結構 + 資產結構 + 公司目標),且被懷疑做假帳(誇大自己資產淨值),評為「遜於大市」,並給與標普評級 C - -,即是快要倒閉。

由於國企股質素日漸提升,其中重慶,成都及上海最值得投資者注意。西邊地區會較為值得長線投資,因為那裡企業風俗純僕。由於長年艱苦經營 (西邊比較落後),故企業 (西邊女士) 能甘心一起渡起難關,加上企業發展(思考)比較全面,而且其企業臨界點是最低的。(你的收入只要給予她們兩餐溫飽,她們都願意跟你捱。)

上海股高風險高回報,外在條件極為吸引,適合老練投資者。上海股可怕之處是首先賺取微利,再引導投資者加碼,當將大部分資產投放時,這樣才使投資者血本無歸,建議短抄,賺取微利和經驗就立刻止賺。

上海股好比末日輪,除非正股暴漲(你識到個有錢上海妹又睇得上你),否則只宜短炒,萬萬不能上身,而且適宜買期權作對沖(做足安全措施)。

由於種種因素,導致近年國企股成交量激增,港股如再不重整結構,市場只會慢慢被國企所侵奪

一個女人看港女[]

自己都是女人, 看到這種報導, 往往只能會心微笑. 若你問我香港的女人為何獨身, 我的答案會傾向男性的思考模式. 眼見身邊不少女性朋友及親戚, 找男友都是看上別人的家底/身份/收入/外貌, 遇到更好的, 就甩掉現任男友, 一心想著如何婚後做個少奶奶, 最後能一生"食飽無憂米", "十指不沾陽春水", 就算要離婚, 也要好好敲詐一筆, 晚年無憂: 我自己想著想著都覺得恐怖, 不禁覺得, 香港男人不易做. 或許這是單純地, 我身邊的"港女"太多.

曾經遇過一個失婚女同事, 也快三十歲了. 我沒有刻意去問過她的過去, 我所知道的, 大部份都是她自己說的. 看到我如何遷就男友, 她只是一味說我笨, 然後大談她的"馭夫術": 儘管她的丈夫已經離她而去. 當然, 一家不知一家事. 但聽過她咄咄逼人的"馭夫術", 我覺得, 要若我是男人, 我也跑. 我尊重她的經歷和見解, 但希望我沒有看得著的餘地吧......

甚麼是"港女", 大家心中有數. 香港的女人是時候想想甚麼是自知之明, 停止對完美男人的麻目奢想了.

PS: 參看報導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060306/12/1lt1y.html

一個日本人對香港女性的看法[]

原文: [3]

當我去香港, 我成日都好奇怪點解香港女性的社交態度能力都咁不可思議地差. 尤其係去銀行,食店或店舖時; 有些日本遊客都因為被當作傻瓜看待而感到憤怒. (指港女o既態度) 我以前以為這只是一些個人的偏見, 但原來香港男性都認為香港女性的社交態度係勁差, 而且大多數人都認同這個觀點, 所以這個說法原來並沒有錯......

對女性來說, 因男性對女性唯命是從, 沒有比香港更舒適的地方. 對男性來說很不幸,但亦不算很慘.但有時卻會為第三者帶來麻煩.當我來香港時, 我發現香港女性十分不友善. 當我去酒樓或銀行時, 很多日本遊客都認為香港女性的不友善態度令到他們覺得不舒服......

香港是女性最佳的居住地方, 可憐香港男人......

日本朋友約一對香港夫婦食飯, 個老婆遲到成個鐘, 個老公擔心到去報警(原來上次係譯錯o左, 係有搵警察). 點知原來個香港老婆去o左shopping.( 因為百貨公司減價)

個香港女人遲到成個鐘仲對唔住都冇句, 但個男人就er都唔敢er. 連嬲都冇嬲. 我問返其他香港朋友, 佢o地都話香港女人係咁o架啦!

香港男人為o左生存, 真係幾大鑊.

城市大學調查:情人節送禮 心意卡未夠 講心又講金港女愛鑽戒[]

港聞 A10,A11 The Sun

2006-02-12 情人節送禮心意卡未夠 講心又講金港女愛鑽戒

中西情人節接踵而至,不少男士絞盡腦汁安排情人節慶祝活動,為博紅顏一笑。城市大學調查本港五百名女性後發現,最受本港女性歡迎的情人節禮物是鑽石戒指,亦有女性希望另一半送上信用卡附屬卡。另一方面,亦有逾半女性認為,女人的幸福是夫慈子孝,但亦強調有家庭經濟能力是幸福的一個標準。調查機構分析,本港女性較重視物質,即使是「講心」的情人節亦不減「講金」本色。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上月底,訪問了五百名年齡二十五至四十五歲女士對情人節的看法,調查發現不論單身或有伴侶的受訪女士,絕大部分對情人節到來均感覺開心,她們選擇的情人節活動首四位分別是與伴侶往外地旅遊、燭光晚餐、行街睇戲及海灘看星星;近三成四受訪者希望收到鑽戒作為情人節禮物,其次才是鮮花及數碼產品,亦有約百分之六的女士竟希望收到男士送出的信用卡附屬卡。

最怕男士冇主見

不少女士雖然身居要職,但傳統結婚生仔的觀念仍根深柢固。該調查發現七成三女士選擇有一個美滿家庭才是生活的主要元素,其次才是隨時可以退休,四成三人則選擇子女出人頭地,反而只有不足一成女士希望成為女強人。

另外,最多女士害怕「冇錢」,其次才是年老及嫁錯郎,只有不足兩成人害怕身材差。

本港男士近年紛紛北上娶妻,但原來女士亦受到難以在本地擇偶的困擾、該調查顯示女性地位及能力較男性強、男性經濟狀況差及女多男少,是女士無法找到港男作伴侶的三項主要因素,而本港女士最希望可找到經濟穩定、博學多才及溫文細心的伴侶,最令本港女士避之則吉的三類男士分別為「冇主見」、喜歡「偷食」及沒出息。

港女性重視物質

負責有關調查的城大社會科學部首席講師張兆球指出,調查結果反映本港女性重視物質,渴望的情人節禮物大多數是所費不菲,單純一張心意卡或愛的宣言並不足夠,「講心」亦要「講金」。他續稱,調查反映普遍女士亦希望下嫁學歷及成就比自己高的丈夫,顯示不少女性其實是外表開放,但內况保守。張兆球說:「依家女性嘅成就一般都已經好高,要搵一個成就更高嘅男士一定更難。」


博學排第二帥哥靠邊站 港女愛鑽戒 郎財最實際[]

港聞 A06 Sing Tao Daily

2006-02-12 中國情人節 博學排第二帥哥靠邊站 港女愛鑽戒 郎財最實際

今天元宵節,西方情人節亦將至,男士都花盡心思討女友歡心。但一項調查指,本港女士較傾向「講金不講心」,她們擇偶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穩定,才華反而次要;而且最怕無錢,最理想的情人節禮物是鑽戒,十分「經濟實惠」。有學者分析,新一代女性於戰後出生,未吃過苦,因此事事以物質掛帥。

記者:倪詠梅

港台委託城市大學科學部於一月下旬進

行一項調查,了解香港女性對感情、擇偶和某些人生觀的看法(見表)。是次調查共訪問了五百名年齡由二十五至四十五歲的女性,結果發現當今女性擇偶時,首要是「經濟穩定」,其次才是「博學多才」,反而「高大威猛」、「斯文靚仔」等外表因素並不重視。

朱古力毛公仔入冷宮

隨着女性漸有經濟能力,女士渴望的情人節禮物也漸趨實際,結果顯示女性最想於情人節收到「鑽戒首飾」、其次才是「鮮花」、「數碼產品」;而且最佳度過情人節的方式為「到外地旅行」,而「朱古力」、「毛公仔」明顯不受歡迎,僅為受歡迎禮物榜的第六及第八位。

新一代女性愈來愈獨立,她們最害怕的是「無錢」,其次才是「年紀漸老」;至於一般人認為女性最在意的容貌和身材,只佔第四和第八位。而且她們亦要求另一半獨立堅強,最討厭對方沒有主見,反而花心「偷食」僅佔第二位。

未歷磨練形成物質至上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黃成榮指香港女性變成「拜金女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新一代女性在戰後出生,除了近年經濟衰退外,從未經歷過磨練,過慣富足生活,因此高度物質主義。

他表示,十年八載前女性會「求求其其搵人嫁咗佢」,不過近十多年女性主義抬頭,加上女性經濟獨立,可一力承擔母父的生活開支,亦可獨立處理問題,根本不須依賴男性,因此對配偶的要求並愈來愈高。他指台灣和本港的情況差不多,男生因要服兵役,事業起步較同齡女生遲,故不被青睞。

易致中年婚姻亮紅燈

黃成榮又預料,會有更多港男到內地娶妻,「始終聽教聽話,要求又唔高」,而且因為女性喜愛有經濟能力的男士,中年男士的離婚率也會增加。

他說:「就好似電影《男人四十》一樣,一來有後生女送上門,同髮妻又對到悶,總有男人把持不住」。

潮爆中國﹕國產citygirl不奉旨[]

2007年3月4日

【明報專訊】寫下來難免會有點得罪,不過抱着「有則改過無則互勉」的心態,或者我們曾愛過的香港女孩(簡稱「港女」)會聽得進去。OK,以下的觀察會有點片面,部分是親身經歷,部分是信得過的二手當面報道,難免會有局限,但作為一種慣以觀察分析為樂的個人歸納,這點對中國當下citygirl男女態度的觀察,還是有其田野考察的價值吧。

當香港人已不再重視元宵,國內,尤其是江南一帶,還是覺得元宵比冬至重要,這也是真正中國意義上的情人節。在追求西方的外在送花儀式之同時,元宵湯圓還是有它中國傳統的浪漫包在裏面。北地胭脂,就是用個心來打動男人,明瞭到愛是種雙向付出,不像港女一樣「奉旨」。這點大抵是給港女的一聲棒喝。

統計說,香港的單身女愈來愈多。實情可能是﹕香港男人受夠了!(潛言﹕港女,抵你有今日!——但講真,單身與是否幸福仍是兩回事,這裏不是說單身就不幸福)撇開找不到生育老婆(結婚為了人有我有傳宗接代)要北上娶妻的不計,港男(是否要自我這樣稱呼?)到大陸追求浪漫,還是有它的吸引。當我說的,已再非那種源於經濟距離所造成的愛情買賣,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對浪漫愛情的過程的追求。對平時疲於奔命應付港女那旨式要求的港男而言,中國怎會不是天堂?

港女七宗罪

要領略國內citygirl的好(我要杜撰這個稱呼來跟過往的負面名詞如北姑、北嫂、大陸妹、二奶等舊名區分,指的是當下中國現代社會的高質女士,追求不以經濟或權力關係為基礎的戀情),先要檢討香港地的女生出了什麼毛病。綜合觀察分析,港女有如下七宗罪﹕

不吃苦(嬌生慣養)

不懂做菜

不付帳

不開放(不單指性態度)

不體貼

不學無術

不付出(綜合而言指對一段關係之心態)


不嬌生慣養

港女是否遭寵壞了?還是我們運氣不濟?

但我們眼見的中國citygirl是﹕citygirl雖已有一定的物質生活水平,但不以破爛落後的水平大驚小怪,她們童年時所經歷的是香港人也未有過的困境。這造就了她們起碼不嬌生慣養,見到昆蟲不會跳起大叫,不會嫌三嫌四,不會有沒有空調就會死的心態。

入廚意識普遍

其次,citygirl至少懂做一兩道菜,因為她們長大於單孩年代,父母親許多時要同時上班,她少年時就學懂照顧自己。但某程度上,大陸家庭中那種母女人倫仍較為親切——母親誓要傳授廚藝的風氣仍盛,不像港女過早有「不進廚房為之進步」和不用自己動手的習慣——這也造就citygirl愛做菜的原因。亦即說,她們縱然相當現代化,但仍能保持傳統——照顧男人的胃口,是通往男人心的路徑。有了這項美德,分數自然大增——但當然要告訴你的是﹕她們懂煲湯做菜,根本目的是對自己好,而非為了取悅男人——如果你有幸喝到她親手弄的一口湯,也不過是你走運。這種普遍入廚意識的不一樣,明顯把港女比下去。尤其我們最愛說的是那句話﹕在香港友儕帶伴侶的屋企聚會上,做菜的都是我們男生(看來要搞個港女重新下廚運動)。

不奉旨男人埋單

由於不下廚,香港的dating生涯,我們都在餐廳過,而很實際地,付帳的都是男人。當然我們的成長環境也告訴我們男人付帳天經地義。但中國citygirl則不一樣,她們在初相識的過程還是抱着AA心態,除非那是個很明顯的男女相親約會。換了是些casual場合,citygirl起碼不會像港女一樣奉旨要男人埋單。

對的,奉旨,take-it-for-granted-ness,可說是港女的最大盲點。在酒吧中你一定要替她結帳,因為她覺得陪你飲酒已十分畀面。你也奉旨要等她接她討她歡心。你跟她談多兩句讚她幾句她就覺得你追她。講兩句笑話(OK,有點黃色成分)她又故作臉紅。但citygirl會在上海復興公園北京工體西門開着車等你;在講笑話之時回敬幾個葷段子大筐過你;在flirting的舞台,是她做主。而可以止於flirting(有冇下文都不再重要,有固然更佳,冇也不會介意,這才是健康的開放態度,而非像港女一樣高竇或患了妄想被追求狂)。成功與否也好,她總會體貼地傳你短訊,在適當的時機以口頭或行動報以細緻的關懷(小至提醒你的衣領亂了,大至在關鍵場合幫你擋酒)。

有文化修養

還有一個這樣重要或是港女最缺的﹕文化修養。中國citygirl處於整個社會向上期的前端,生吞活剝國際潮流前線不遺餘力,從網站到時尚雜誌練就現代化品味,而仍有其一貫閱讀習慣。普通citygirl起碼該懂得跟你談iPod或Apple產品外型設計和賈樟柯的電影;好一點的言必桑塔格、本雅明、庫哈斯、安藤忠雄(最近有朋友認識的漂亮女孩在談哥德);最差勁的也該懂談一下張藝謀的舊電影吧。港女問問自己在看什麼雜誌看什麼電影看什麼書(如果還會看書)?

作者: 李照興 曾任編輯、記者、酒保,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傳播藝術系畢業,專注文化研究,曾替出版社策劃一系列有關香港文化的書籍。擅寫電影評論、城巿現象及流行文化觀察等。現在國內某大傳媒機構任職,穿梭於廣州、上海、北京三地,周末來港消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