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大典
Advertisement

慣性收視」是香港電視行業中的一種消費者行為,指觀眾在選擇電視頻道時,傾向單一電視台,出現收視不均的現象。

香港,免費電視台的收視率總是長期偏向於無綫電視,諸如新聞、劇集、動畫、綜藝等節目,其主要競爭對手亞洲電視收視率普遍偏低。有人將此現象歸咎於「慣性收視」,即指觀眾習慣於無綫電視而不轉臺,而不涉及兩台競爭。此術語流行於80至90年代,至2000年後無綫「一台獨大」,已少有人提及,惟一般而言無綫仍為收視「長勝將軍」。

自亞洲電視於2016年停播後,後來出現的ViuTV香港開電視港台電視31都未能在收視上與無綫一爭長短,惟無綫收視本身亦比輝煌時期遜色不少,加上網絡OTT平台興起,「收視率」已鮮有被人談及。

免費電視台競爭史[]

70年代,無綫電視亞洲電視的競爭相當激烈;80年代,由蕭若元發起「千帆並舉」而推向白熱化;90年代末亞視漸走下坡;2000年後,無綫一台獨大。據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的一項研究,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各佔本地粵語頻道的市場份額,80年代最高峰一度為6:4,到1994年的7:3,到1999的8:2,到2007年變成9:1。

爭議[]

對於「慣性收視」是否存在,一直有爭議。在許多探討香港電視的節目(如鏗鏘集《電視已死》)中,受訪觀眾多數習慣於收看無綫電視的頻道,甚至不會轉台,但未能說明是普遍現象。

支持[]

支持者認為無綫財雄勢大,又經常打壓亞視,甚至壟斷電視、電影、音樂等行業:

  • 無綫電視於1967年開始無線免費電視廣播,亞洲電視於1973年才改以無綫免費電視廣播,故形成觀眾習慣。
  • 無綫佔有香港最佳發射位置,因此比亞視的畫面更清晰。
  • 香港各大媒體都有使用「慣性收視」一詞,包括無綫官網tvb.com[1]
  • 無綫壟斷了歌影視等的人才,並經常打壓亞視,導致亞視曝光率偏低。

反對[]

反對者認為亞視積弱是自身的問題,而非外因所致:

  • 亞視本身的人力、財力都不如無綫雄厚,故偏向無綫也屬正常。
  • 亞視雖然偶有創新的嘗試,亞視的重頭戲皆為大製作,甚至一度超越無綫,但財力不足後勁不繼,難以保持勢頭。
  • 亞視股權頻繁變動,導致管理不穩,連藝員也頗有微言。
  • 亞視人才流失嚴重。

亞視圖「打破」慣性收視[]

亞視在與無綫競爭中「慣性低收視」,其「主要投資人」王征在2011年4月終藉《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收視報告,質疑無綫委託的調查公司的數據可信性,認為有人造假,導致亞視損失收入以十億元計,要求廣管局展開調查。

王征當時形容亞視發起「收視打假」,困難程度好比「重慶打黑」,但必定會堅持到底,又指推翻無綫公佈的收視率猶如「挖她祖墳」,會令對方變得「不講禮貌」,動輒以法律行動威脅。他更揚言「亞視不是小綿羊,現在要站起來」。無綫則認為亞視當年《還珠格格》、《百萬富翁》和《今日睇真D》等節目收視高企亦承認有關結果,證明調查方法行之有效,亞視是輸打贏要。[2][3]網民亦就此熱烈討論,雖然有人質疑原有收視調查樣本數目少,但普遍均相信現行收視反映真實情況。[4][5]

亞視不承認傳統收視調查後,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數字推算收視人口作為收視指標,成功「打破」「慣性收視」,推算出與無綫「四六開」,更以「與友台五五開」為目標。

有關調查以每星期作電話抽樣調查,不論市民是透過電視機、互聯網、YouTube手提電話、以及其他方法收睇直播、重播、或者自己重溫亞視節目超過5分鐘,都會計算入亞視收視。民意研究計劃負責人鍾庭耀亦認同,收看比率不同於收看時間,以上收視人口調查,只是現實的一小部分。根據研究調查,亞視的「5分鐘收視人口」,可以同時是無綫觀眾。

據亞視節目《ATV焦點》所述,以上述推算方法,2011年全年兩台的平均收看人數,亞視為逾388萬人,而無綫則為逾574萬人,對比是40.3對59.7,故稱收視人口比例是「四六開」。但如此計算則香港總收視人口有960萬,比總人口還多。


由於該收視調查的方式和計算結果備受質疑,網民對亞視宣稱的收視恥笑連連。[6][7][8]

總結[]

「慣性收視」,究其原因,則是品牌推廣。無綫電視除了製作節目外,還不惜工本作宣傳,在觀眾中形成正面形象。在80-90年代成功做成名牌效應,節目甚至遠銷至中國大陸及海外華人地區,無綫劇集成為TVB的品牌。亞視則在此方面非常遜色,歷經幾十年尚無建樹,而且越做越弱,亦令其支持者非常失望。參照廣州地區的收視情況,在晚間劇集時段,廣州觀眾收看無綫電視的人比亞洲電視的多。這種情況跟中央台播放春晚時,收視普遍較高相類似。

註解

外部鏈接[]

百科[]

討論區[]

網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