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主義(Localism),即以本土文化為其主要意識,主張本地優先的政策,也支持真普選,拒絕中國國族主義。台灣、香港等國家及地區都出現本土主義思潮。
抱有本土主義思想的人士被稱為「本土派」(Localist groups),香港的本土派認為民主回歸已經失敗,並與中間派和泛民主派存在分歧(參看「左膠」條目),例如給予褔利予居港未滿七年的新香港人的立場,取回單程證的審批權,以及思考六四事件的角度等(部分泛民主派主張爭取香港民主的同時必須認同大中華主義及關注中國的民主及人權狀況,本土派認為香港沒有責任及義務推動中國民主)。
歷史背景[]
資本主義在西方國家興起,社會由傳統以社區為單位的體制,轉變成以國家及地區(如省、市)為單位的體制,社區在現代社會體制下,被國家及地區取代。
二十世紀中葉,一批學者提出地方主義,主張以社區層面建立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關係,有別於國家主義。當時地方主義並未受到重視,但在1980年代開始,美國一些地區的社會運動人士提倡以本地產品為主,優先保障當地農民的生活,以有機耕作等方式促進本土經濟發展,而這種以本地為優先的價值觀也在世界各地傳遍出去,引伸本土主義等政治意識,抗衡全球化、區域主義等主流意識型態。
香港主要本土派系[]
香港本土主義派系主要分為自治派、城邦派、歸英派、歸華派/歸台派、港獨派。
隨著中國政府擴大自由行等政策,更多中國人來訪香港,香港商人為迎合自由行市場,商業模式漸趨單一化,加上部份自由行人士在港發生的不良行為、「雙非」兒童等問題,香港人感到實質威脅,部份香港人希望直接對抗大陸化,本土主義急速冒起,以理想主義為號召的自稱為左翼的組織及人物,如左翼21、陳景輝、林輝等人的陣營失去影響力;同時由於左翼價值為保護弱者,部分左翼認為香港是弱者,並因而宣揚本土主義,故相當部分之本土主義人士其實均為中間偏左、左翼人士、泛民主派。
因中國擴大自由行,更多大陸人來訪香港,香港商人為迎合自由行市場,不少商店被轉型為盈利較高的種類,如珠寶、高級時裝等,損害香港地道文化,香港人感到實質威脅,部份人希望直接對抗大陸化。另一方面,香港許多70後、80後、90後在香港出生及長大,接受本地教育,對中國的國家觀念較上一代弱,因此對中國歸屬感也較低,較容易接受對抗大陸化的意識。
本土主義以建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為號召,以族群意識與大陸人區別出來,並主張反共、拒中意識,以直接行動對抗大陸化。
- 自治派:由陳雲城邦論衍生的派系,全稱香港自治運動,以保留英治時期的香港傳統文化為號召,並促進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公民運動,使用從英治時期香港旗改動的「龍獅香港旗」為主要旗號;另外,《香港革新論》主張「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
- 城邦派:因香港學者陳雲提倡的《城邦論》而得名,主張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享有自治權利,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政策必需以本土利益和需要為依歸,並保留中華傳統文化,成立「華夏邦聯」或「中華聯邦」。
- 歸英派:《歸英論》主張香港主權回歸英國
- 歸華派/歸台派:主張香港主權移交中華民國/台灣
- 港獨派:主張香港從中國直接分割,並仿效新加坡成立主權獨立的國家。
上述派系都主張建立「香港人」身份,將香港與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所區別,但城邦派與港獨派主張完全割裂,自治派則未必主張完全割裂。由於派系間有不少共通點,因此外界經常誤解某一派系為另一派系,如陳雲與自治派對香港去向的分別[1],以及林忌被誤解為港獨派系。由於本土主義的反共、抗赤化的主張簡單直接,因此吸引不少網民支持。
較著名的本土陣營引發的社會運動包括:
- 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群組:於2012年7月31日成立,主張「香港人有能力自立」,「要真正自決!」,希望藉群組表達對中國的不滿,希望中央政府不要再干預香港。
- 光復上水站運動:抗議在北區大量購物的自由行人士影響北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於2012年9月起發起活動,並延續至今。
- 雨傘革命
- 2015年光復行動
- 反大媽舞襲港
- 魚蛋革命
較著名的本土派人士包括:
較著名的本土派組織包括:
爭議[]
部份本土主義者以「蝗蟲」等標籤性詞語貶稱大陸人,而較年輕的本土主義者對中國不以為然,認為上一代的思想普遍存在大中華主義。
因非本土派及本土派兩派在意識型態上南轅北轍,兩派引發的衝突一直相當嚴重,並且互相指控。非本土派人士,尤其非本土派的左膠,認為本土派主張排斥中國人,批評對方主張「排外」,是「法西斯」;本土主義者則指控非本土派的左翼人士的包容是縱容中國人在香港的不良行為,是維穩行為,以「大愛左膠」、「大中華膠」、「殖民主派」等標籤對方。[2]
外界一是對本土運動認識膚淺,一是認為本土運動對其利益構成威脅,提出反對[3]。部份抱有大中華思想的網民以「大家都是中國人」、「血濃於水」等言論反對本土主義者排斥中國人的言論,又批評本土主義是「排外」,和相關行動「暴力」。另一方面,親政府人士認為本土主義者「排內」排他,完全拒抗與內地交流融合,是「凡事自我中心,過度自我膨脹,愈走愈極端」,對香港發展不利。[4]
相關事件及討論[]
登「反蝗」廣告[]
2012年1月末,網民於高登討論區、親子王國討論區及facebook等平台發起登報行動,內容為反對雙非孕婦來香港產子,以及要求政府修改《基本法》,堵塞「雙非人」子女獲居港權的漏洞。廣告一隻疑似「蝗蟲」站在獅子山上遠眺港島沿海景色,引起是否對大陸人歧視的風波。
光復行動[]
2014年「雨傘革命」後,本土派聲勢日強。2015年初乘香港的自由行及水貨客問題越趨白熱化,令各區民生大受影響,本土派與當區受影響市民及以「鳩嗚團」形式發起示威,蔓延多區,發生多次警民衝突。最終在連續數次示威後,港府稱遊港大陸客人數下跌,而大陸公安機關更取消「一簽多行」政策,被視為本土派的小勝。
疑本土派亞視舊倉藏爆炸品[]
2015年6月政改方案表決前夕,警方表示根據線報,於西貢蠔涌亞視前廠房發現爆炸品,拘捕10名聲稱「全國獨立黨」的成員。「全國獨立黨」的facebook專頁在今年1月成立,至今只有逾200人讚好。專頁在6月1日曾貼文發出警告,指倘若17日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香港人要有心理準備,當天會有傷亡。[5]該貼文在案件曝光當晚已遭移除。
網民對事件大感嘩然,議論紛紛,有網民認為有「暴民」企圖阻撓政改通過。[6]不過,博客林忌、黃世澤及其他網民則從警方提供的證物及資料中列舉數個疑點,懷疑事件屬插贓嫁禍。[7][8][9]
驅逐「大媽歌舞團」[]
2015年中,本土派發起驅逐大陸「大媽歌舞團」活動,成為本土主義的新行動焦點。
其實大陸形式的歌舞聯誼活動早已出現,通常集中在新界的大型公園如屯門公園,噪音問題亦不是為網民討論並引來傳媒報道。[10][11]不過,近年大媽歌舞團有殺入市區之勢,加上2015年6月《明報》一篇關於大媽歌舞團的報道,亦被指美化該等表演,引起網民不滿,結果引起本土派以行動還撃。[12][13]
專用模板[]
本土派組織和人物,在其 {{Infobox Organization}} 模組裡的 type 項或 {{Infobox Rpeople}} 模組裡的 political_view 項會被加上:
- {{Lc}}
範例:
本土派
註解
- ↑ 香港獨立媒體:傳統主義的危機––––重建香港自治運動的理論基礎初探
- ↑ 香港獨立媒體:香港的思維:本土思維(1)
- ↑ 輔仁網:香港本土主義其實是開放主義
- ↑ 評台:葉劉淑儀:淺談香港「本土主義」(原文載於明報副刊《三言堂》)
- ↑ 東網即時新聞:炸彈工場:疑犯來自全國獨立黨 鼓吹港獨,2015年6月15日
- ↑ 香港討論區:炸彈工場:警檢大批證物包括改裝槍V煞面具
- ↑ 852郵報:「全國獨立黨」疑點重重 網民質疑是否騙局
- ↑ MO's notebook 3.75G:蠔涌亞視廠房土製炸彈事件:一場鬧劇
- ↑ 福佳與林忌創作facebook專頁:Timeline Photos
- ↑ 親子王國討論區:屯門市鎮公園 - 可惡的噪音
- ↑ 東方日報:公園擬限揚聲器減「噪曲」滋擾
- ↑ 明報:熱血大媽 舞動平民風景(news.chilin.hk轉載),2015年6月12日
- ↑ 盧斯達:馬料水的文化聖戰士與異議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