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記述一項新聞動態。 隨事件進展,內容可能迅速變動並更新。 更多新聞動態可參考網絡新聞及動態分類。 |
本條目或段落需要相關專門人士參與編輯。 請幫助我們尋找適合的人士。有關細節詳情等請參閱討論頁。 |
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是包括廣東省九個相鄰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2月發佈已來,社會各界均有不同意見和討論,當中包括醫療服務,居住民生的影響。
爭議[]
舊酒新瓶[]
早在21年前的1998年,就有內地學者提出建設「大珠三角都會區」,港府更在2004年成立「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到2009年1月發改委就發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表明要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物流、高增值服務中心」。[1] 類似的粵港澳融合規劃如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神秘諮詢事件早於2011年進行。
國際城市地位動搖[]
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揚言要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第二任特首曾蔭權,提出「紐倫港」概念,把香港與紐約、倫敦相提並論。兩位特首縱然工作有多不濟,至少都有國際視野。
昔日與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大都會爭長短的香港,從國際城市拉到和廣州、深圳、澳門同等水平的城市,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甘願讓香港淪為內地其他省市一樣的地位,任由中央政府規劃、安排,還沾沾自喜,竟然說「非常興奮」,把香港人與香港的前途放在「中央的大灣區規劃綱要」這塊砧板上,任人魚肉。[2][3] 2019年8月18日反送中約170萬市民於維園集會遊行之際,中央中共、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深圳要在2025年前,在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並在2035年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在世界領先,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升港澳居民待遇、開放並吸引境外人才、改革並提升金融服務等。
政治面子工程[]
極度喜歡引用習近平講話的特首林鄭月娥,引用習近平的「蘇州過後無艇搭」來形容今次《綱要》帶來的機遇,提醒港人要好好把握,大灣區規劃淪為習近平政治面子工程。 [4]
社會文化差異障礙未解決[]
彭博專欄作家Nisha Gopalan前日發表文章指,大灣區計劃只是政治炒作,無實際意義。
「香港是法治,內地是人治。人之間協調不了便辦不了事。」一直以來的香港與內地工作文化、社會制度以至政治及經濟結構上的巨大差異,正正是港澳融入的障礙,規劃綱要無提及如何解決有關障礙。香港法治及資訊流通都是吸引外商關鍵,但官方無提及如何保證在維護一國兩制框架下,能做到在「內地管轄權和法律框架下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5]
「被規劃」[]
香港政府在大灣區「事事配合」,日後經濟產業、民生、醫療、教育、基建處處配合大灣區,這會影響香港的長遠利益,難以成為有競爭力的國際城市,失去優勢。而大灣區的規劃會令城市間有更多的資源和人才爭奪,但香港政府卻未有提出具體方案挽留人才。[6]
醫療福利[]
林鄭月娥早在擔任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期間,已採取放任的人口政策,令香港人口超負荷,社會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和房屋均承受巨大壓力。
家庭團聚政策[]
林鄭月娥指,長者使用公立醫院的數字比其他年齡組別高,但單程證新來港人士的年齡中位數較香港人更低,可見單程證人士增加香港醫療負擔的說法並無準確基礎。
社工資歷互認[]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表示憂慮,指本地社工註冊局一直也沒有與內地院校或機構建立資歷互認制度,不應因為一份《規劃綱要》而忽然建立一個互認制度。
另見[]
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