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大典
Advertisement

網絡文學,又名網路文學,學術上慣稱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或非平面印刷的文學,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互聯網向全球發表文學作品,進行文學傳播。中文網路文學初見於1989年代。發表網路文學作品的人便稱為網路作者網絡作者網路作家網絡作家網路寫手網絡寫手[1]

簡介[]

網路文學不在局限於純文本和圖片,網路文學作品可以是整合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超文本圖片。不只是靜態,還可以是動態,亦可以加插動畫及影片等。表達方式不再只限於靜態,還有動態,甚至共筆書寫和互動書寫(Interactive Writing)[1]

發表途徑[]

傳播的網路媒介亦很多樣化,包括:

共筆作品(共同合作的作品):

網路文學的發展[]

部份文學可能因為不賺錢或各種原因而不獲出版社青睞,不願意幫作家印刷出版。互聯網可以充當另類出版社的發表地。互聯網給予一個很好、極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的平台,供不同人士在不同渠道發表自己的作品。

另外,互聯網的接觸層面廣,遍佈全世界,流傳量大,只要宣傳及散播足夠,就可以將自己的作品散播至全世界。

影響[]

互動多元[]

網路文學創作由於具備多媒體與互動的特質,作家可以更有效透過不同媒介或形式傳播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另一方面,讀者閱讀時必須開放多重感官,方能完全接受作者打算傳達的訊息[1]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Bernstein教授,就主張網路「書寫」是一種新的語言,讓實驗者透過電腦科技揉合各種文學技法,創造並重行建構新的語彙與語言。換句話說,網路文學作品可以是整合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文本」,在其上不僅「文類界線泯滅」,這一種跨界藝術的步伐非常的大,已經不僅止於純文字的表現,所以不妨稱呼這種數位化的創作為一種「文類革命」,或是一種「新文類」[1]

簡單隨意[]

互聯網造就用戶更輕易及簡單地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可以更隨意地發表一些簡單的文章或作品。

無私分享[]

網路文學創作亦衍生了一種價值觀及文化,就是發表的作品不是為了賺錢;不為名,不為利,只希望透過渠道向更多的人傳播自己的理念和思想。

互聯網身為人類社會的一個共同聚集場所,全球人在網上可以很易便聚集起來,構成社會性活動,從而相應地產生了依附於網路之上的技術、藝術和哲學。技術構成了網路的運作,藝術反映了人類網路生活的精神層面,而哲學是網路存在意義形而上的表達。文學作為最平民化的藝術形式,是網路藝術活動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2]

傳統文學衝擊[]

網路文學的產生和發展,不但給那些傳統作家們帶來了巨大的危機與衝擊,同時也給千百年來所形成的文學創作的遊戲規則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有國內作家認為網路文學於稿費上的計算較為困難,版權亦十分難去維護。因此網路文學給人們所帶來的衝擊,不僅僅是寫作方法的問題,而是牽聯著著如法律、責任以及觀念等許許多多的問題。嚴格地說,它是涉及了本世紀末一個最大的社會問題。正是因為網路文學所具有的重大的歷史和社會意義,使其在不遠的將來,將超越書本和報紙雜誌的閱讀和普及,它對社會的政治文經濟和文化教育將顯示出日益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

對於文學來說這是一場表現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變革,這種變革,將幾何級數地擴大文學話語的表現力,豐富文學表現的範圍和手段,在紙面文學經歷其過孰而衰退之後使其獲得新的生命。[2]

相關條目[]

註解

  1. 1.0 1.1 1.2 1.3 網路文學,作者須文蔚,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2. 2.0 2.1 何謂網路文學? - 網路文學,台灣論壇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