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大典
Advertisement

網頁瀏覽器,簡稱瀏覽器、英文為Web Browser,是網民上網瀏覽網頁時必需使用的軟件,亦是網民之間以及與互聯網互動的必備工具之一。

簡介[]

網頁瀏覽器於1990年已經面世,當時的瀏覽器只是靜態,沒有圖片加載,因此無法帶動熱潮;直至網頁能夠加插圖片,才令瀏覽器大為興旺,從此瀏覽器便與互聯網並行發展。在1995年前,瀏覽器市場由Netscape主導,其後由1995年至2002年間,則由微軟Internet Explorer壟斷。到了2002年,Mozilla 1.0的面世意味著Internet Explorer壟斷的局面有可能被打破。直到2008年,Google推出Google Chrome,迅速在市場上佔上一定的份額,加上較早推出的Mozilla FirefoxApple SafariOpera的積極宣傳,Internet Explorer的安全問題多年來又為人垢病,令眾多網民重新考慮哪一個網頁瀏覽器會較適合,形成多種瀏覽器競爭的局面。

Internet Explorer壟斷市場前,有部份網頁瀏覽器是收費的,如Netscape,而部份作業平台開發商亦為了維護自家產品的利益,會使用自家開發的網頁瀏覽器,如Apple Safari,然而這種做法未能進一步令旗下的瀏覽器提升市場佔有率,結果Internet Explorer一出現,除了令瀏覽器進一步普及、改變了瀏覽器要收費的做法外,更進一步令其他瀏覽器市佔率降低;而其他瀏覽器開發商紛紛仿效微軟的做法。除了開發跨平台瀏覽器,更提供免費下載,務求提高市場佔有率。時至今日,市場上出現不同的瀏覽器,各有優點,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網頁瀏覽器與互聯網[]

網頁瀏覽器、網頁與互聯網是相輔相乘。網絡之所以能夠滲透到不同的階層,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網頁的出現,網頁可以讓網頁擁有者避過以繁複的科技層面去闡述自己想闡述的事情、轉而用簡單易明且燦爛絢麗的方法令網絡使用者明白網頁內容。而網頁就必須要有工具,將編碼翻譯並開啟,讓使用者可以瀏覽,於是網頁瀏覽器便應運而生。

科技越發達,網頁能展示的畫像就越豐富,瀏覽器的功能就必須同步發展才能追得上科技的發展。同時,互聯網普及度越高,人們在視覺上的需求亦漸提高,網頁便需要同時加入更多資訊去留住網絡使用者的目光,因此互聯網的發展同時催促著瀏覽器的發展。此外,網頁內容越多,促使人們對互聯網的傳輸速度需求亦大大提高,即使擁有強大功能的瀏覽器,都需要有高速的傳輸網絡,故互聯網也因為網頁的出現而高速發展。在Internet Explorer壟斷了市場之後,有部份網站都根據Internet Explorer的標準去開發網頁,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網絡標準由瀏覽器主導。

雖然互聯網的用途並不只有瀏覽網頁一途,使用FTP地下傳輸等都是人們使用互聯網的習慣,然而有部份網民卻誤以為上網就是瀏覽網頁、網頁瀏覽器等如互聯網,這都是因為網頁滲透度高、瀏覽器高普及造成的誤解。

在香港使用情況[]

網頁瀏覽器算得上是無處不在,差不多已經成為了香港人生活中的一部份。社交網站網誌、網上資源等都透過網頁供一眾互聯網使用者使用,而瀏覽器就成為了一種可以開啟網頁的工具。當然,在沒有網頁瀏覽器同樣可以開啟網站,但瀏覽器為使用者省卻了很多使用上的麻煩,因此香港人的生活漸漸離不開瀏覽器。而香港網民對瀏覽器的話題多集中瀏覽器的運作速度、安全性以及市場佔有率。各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常被網民討論,甚至淪為網民恥笑一些公司的工具。

亦由於瀏覽器在香港極為普及,早年瀏覽器市場由Internet Explorer壟斷,加上電腦作業系統以微軟的Windows系列最為普遍,因此經常被黑客利用,尋找瀏覽器或作業系統中的漏洞、甚至雙管齊下地進行一些非法行為,其中包括透過瀏覽器的程式錯誤而散播電腦病毒以感染電腦[1][2];此外,有公司專誠針對瀏覽器漏洞而開發的流氓軟件,例如3721等,以求增加廣告收入,令香港網民不勝其煩,經常在網上尋求殺毒及卸除流氓軟件的方法。針對現時網上廣告多如繁星,瀏覽器開發商開始為瀏覽器加入防廣告功能及防毒功能,使瀏覽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也將瀏覽器的普及性、方便性推得更高。

瀏覽器列表[]

常見[]

已式微[]

  • Netscape

註解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