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或段落需要擴充,歡迎協助擴充來改善這個條目或者段落。 更多個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找到。 歡迎擴充條目完成以後除掉本模板。 |
《香港經濟日報》是香港的財經報章,於1988年創辦。她是香港主要財經報章,其內容以中產及專業人士為導向,和《信報》同一為「嚴肅報章」。該報於2011年7月出版免費報章《晴報》。
《香港經濟日報》被網民指斥內容親建制及親中。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有深厚親中背景,屬七十年代港大國粹派骨幹,在董建華任特首時開始獲特區政府器重。馮在董、曾兩朝公職未算突出,暗地經營政治力量;梁振英競選特首時,馮亦被視為「暗盤梁粉」,邵善波更是其老朋友。[1]
網上事件[]
河蟹「梁振英」[]
2013年12月中旬,音樂人周博賢在《香港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題為《再見路姆西》的專欄文章,見報時竟然發現兩處提及「梁振英」之處均被「河蟹」刪掉,他在社交網站facebook質疑「梁振英」是否已變敏感詞。[2]
其後他向記者表示,文章只是借意想像,純屬開玩笑,「但提及路姆西,很難不提梁振英」。他指刪文前未獲通知,其原文首段寫「路姆西」熱賣至揚威海外,「足見市民對梁振英政府的不滿和怨恨」。文章後段則想像政府立法強行回後「路姆西」,並在大球場舉行聲討大會,原文是「最後由梁振英燃點『聖火』,將堆在場中央如小山的路姆西付諸一炬,引領觀眾高叫『燒佢路姆西!』,再唱首《真心英雄》作結,大功告成」。刊出時文中的「梁振英」和引領觀眾高叫「燒佢路姆西!」等字眼都被刪掉。「梁振英」三字被刪掉後,連帶文意亦被扭曲,變得像跟梁振英無關,周博賢對記者說:「我對市民說的是梁振英政府,不是單單指(香港)政府」。[3]
《香港經濟日報》隨後對此事作出回應:「本公司在尊重作者們的言論自由的同時,亦一貫奉行編輯自主的大原則。文章要以事實為基本,對一切虛構故事採取對事不對人,亦避免粗鄙不雅言詞及用語,以維護本報一向所秉持公正及持平的方針。」[4]
副社長質疑現場採訪[]
2015年6月9日,《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石鏡泉在《晴報》撰文,質疑本港傳媒工作者對突發新聞,有過火的「專業反應」,誤以為以身犯險是優質新聞的先決條件,他認為「以人身安全換來任何一則新聞並不明智」,籲記者三思。
石鏡泉以「優質報道毋須犯險」為題,其內文質疑逾400人罹難的長江客輪翻沉慘劇,有記者要求「現場報道」,其實所為何事?又不點名批評《蘋果日報》記者前往韓國採訪新沙士疫情,這樣報道是否專業?假如不幸「出事」,可否視為「偉大殉職」。
石鏡泉言論一出,立即引來各界狂轟。有網民斥《經濟日報》「甘於報道二手資料,沒有求真精神,又一官媒掘起」。亦有網民指石鏡泉是財經新聞出身,「講股佬9up幾句就得,又真係唔駛現場既」。[5]
壹傳媒工會認為文章有詆譭記者成分,回應指所有深入調查、客觀分析的新聞報道,都不可能單靠二手轉載的資料。任何新聞報道,如有可能,都應該先從最接近事件的人物與地點入手,「否則只能像不負責任的山埃股評,貽害眾生」。最後兩句似若有所指諷刺石鏡泉的出身。[6]
11日,有眾多文章指,石鏡泉近期的股評,都是抄襲自大陸報章、網站、券商甚至是股評家的文字,甚至隻字不改。網民頻頻以黃子華金句「搵食啫,犯法呀?」恥笑。[7]
石鏡泉「藤條教仔」論疑引發「元朗黑夜」[]
2019年7月,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持續。7月20日建制派人士發起「守護香港」集會,表示支持警方執法,期間《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亦有出席。他批評反修例示威的衝擊行為,認為受美國勢力煽動,示威者擲磚、鐵枝的行為不可原諒,更揚言「教仔」要用藤條及水喉通。石鏡泉發表言論後的翌日,元朗有身穿白衣的疑似黑社會人士,持包括藤條及水喉通在內的武器,無差別襲擊市民,部分人頭破血流,惟警方遲遲未到場,事件被稱為「元朗黑夜」,最少36人受傷。
元朗襲擊事件後,有網民即回帶其言論,指斥他直接煽惑暴力,可比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等人被控的罪名。在「連登討論區」發起罷買《經濟日報》,甚至稱要抵制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刊物,包括《晴報》、《iMoney智富雜誌》、《U周刊》等。另外,原本於《晴報》撰寫專欄的藝人王喜,在Facebook專頁上表示,「剛剛辭掉晴報專欄寫作即時生效」。集團隨即透過電郵向員工發內部聲明「割席」,稱石鏡泉的言論是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公司立場。及後,集團旗下刊物逾700名編採人員發起聯署聲明指,對石的「藤條水喉通打仔」的煽惑暴力言論,深表震驚及極度遺憾,形容言論令人髮指。[8]
石鏡泉當晚即發出道歉聲明,撤回之前相關言論,又對言論引起不安,向社會、同事作出最真誠道歉。他又稱,自己以個人名義參加集會,暴力事件「非我事前所能預及,我亦毫不知情,是一定要譴責的,因為我是不贊成任何暴力」。[9]不過,網上依然群情洶湧,至7月23日,經濟日報集團發表公告,指石鏡泉昨日已向董事會提出辭任執行董事及經濟日報副社長,董事會批准並即時生效,惟石鏡泉仍會繼續為集團的專欄作家。[10][11]
另見[]
- e-zone (旗下刊物)
註解
- ↑ 蘋果日報:主席馮紹波親中商人,2013年12月13日
- ↑ facebook 周博賢:雖然我知依家傳媒刪「敏感詞」是常識,但連「梁振英」三個字都變了敏感詞...
- ↑ 蘋果日報:經濟日報粗暴河蟹路姆西 刪周博賢專欄文章「梁振英」三字,2013年12月13日
- ↑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回應刪「梁振英」 《經濟》:虛構故事對事不對人,2013年12月12日
- ↑ 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經濟日報副社長】他質疑同行沒有必要到前線報道長江翻船、新沙士,「想證實政府資訊失實,還是想為這則新聞再添鹽加醋?」,2015年6月10日
- ↑ 蘋果日報fb專頁:「所有深入調查、客觀分析的新聞報道,都不可能單靠二手轉載的資料。任何新聞報道,如有可能,都應該先從最接近事件的人物與地點入手,否則只能像不負責任的山埃股評,貽害眾生。」——壹傳媒工會,2015年6月9日
- ↑ 蘋果日報fb專頁:呢篇要睇全文!【拆解石Sir優質股評】——股榮,2015年6月11日
- ↑ 獨立媒體:一群經濟日報記者的聯合聲明
- ↑ 撤回藤條與軟膠通言論作最真誠道歉 TOPick: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發道歉聲明 撤回藤條與軟膠通言論作最真誠道歉,2019年7月22日
- ↑ LIHKG討論區:石鏡泉道歉喎
- ↑ 香港01:【元朗黑夜】石鏡泉辭經濟日報副社長 續寫專欄 曾倡藤條教仔,2019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