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香港自治運動」(英語:Hong Kong Autonomy Movement、簡稱HKAM),又稱香港城邦自治運動(英語:Hong Kong City State Autonomy Movement),是香港本土意識運動,在2011年中開始醞釀,並多藉網絡宣揚,但經常被部分網民及親建制中共人士,視為與「港獨」相同的運動,目的是「去中國化」。

背景[]

「香港自治運動」由學者陳雲提倡及擔任顧問,主張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享有自治權利,包括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議員、制定政策以香港人需要與長遠利益為依歸等。

陳雲撰文所指,香港社會原本預備了所謂「民主回歸論」,準備在主權移交中國之後,用民主制度保存香港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生活,並同時向中國輸出民主。然而,六四事件發生後,這種主張漸漸變成「民主抗共」,就是用民主的制度建設,抗拒中共直接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陳雲認為,這種以民主統一中國的運動來保護香港的理論,未成氣候時是溫和的愛國情懷,一旦投入操作就會干預中共內政,甚至有顛覆中共之虞;而一旦中共轉型為民主政黨或倒台,一國兩制的安排不一定會被民主中國政府接納,因此上述思想可被視為不設實際的或不一定符合現實政治操作。

香港的「城邦」地位,則被指是源於英國殖民地統治,令香港避開中國大陸歷次革命及時局動盪,從而保存傳統中華文化及英國帶來的典章文明,加上此後的獨立發展所帶來的財政獨立和國際身分而成;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亦被認為是傳承自上述的城邦格局。[1]

龍獅香港旗[]

「香港自治運動」的代表物是「龍獅香港旗」,設計以香港英治時期的香港旗中的香港盾徽為本,加上漢字「香港」,底色由白色改為貴族藍,象徵香港以本土為家,自立自治。[2]

發展[]

陳雲指2010年中的政制改革之後,香港民間尋求新的香港政治理論,另一方面,facebook討論區的興起為網民提供議政空間。在「宜居灣區規劃事件」和「大陸孕婦來港產子事件」等議題上,網民開始透過網絡社群討論香港城邦地理格局和香港人口構成等政策,本土意識的興起引申了「香港城邦自治論」以及「香港城邦自治運動」。

2011年5月30日,網民在facebook成立「香港自治運動」的專頁,此後多以網絡作為宣揚「香港自治運動」。另外,陳雲亦有著書論述「香港城邦論」。[3]

HKMAflags

在一次遊行集會中的「龍獅香港旗」旗海(取自「懷鄉書訊」網誌[4]

2012年的多次遊行集會和社會運動,例如「七一遊行」、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諮詢風波和「光復上水站」等,使主流社會的本土意識日漸高漲,亦使香港自治的理論漸為外界所接受,包括部分被網民歸類為支持「大中華主義」的人士。[5]

在上述遊行集會和社會運動中,有參與網民揮舞代表香港回歸前的港英旗或代表香港自治的龍獅旗。這種公開展示前朝象徵的舉動,無論是代表港獨或自治思想,都被親建制的傳媒及人士,甚至中央大員視之為「去中國化」、「港獨」的勢力,多次在所屬報章論及。[6]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提出應立即吊銷港獨份子特區護照同回鄉證,另外前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亦公開表示,港獨勢力在抬頭,像病毒一樣蔓延得很快,要提高警惕。[7][8]

2012年10月,特首梁振英在新一屆立法會首次發言時,提到自治問題,被陳雲視為高調回應「城邦自治論」,此理論正式成為「香港的counter politics(反對黨的政治)」。[9]

與港獨的分別[]

「香港自治運動」多番強調,他們的理念是促進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公民運動,並不是鼓吹分裂國土的獨立運動。他們亦多番表明在遊行集會中出現的殖民地時代港英旗幟與他們無關。[10]

與陳雲割席[]

2013年6月13日,「香港自治運動」突然宣布和陳雲終止合作關係,原因暫未公布。[11]陳雲則在facebook上表示是組織在6月12日刊登的文章《探索本土意識,重現香港自治精神》,令他認為違背當初制定的「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綱」,因此他認為不必再充當顧問,故宣布即日脫離「香港自治運動」,各自隔斷關係,互不隸屬,但保持友誼關係,個別活動可以合作,但彼此並無義務關聯。

在該年早前杯葛六四集會事件中,陳雲曾因不滿「溫和」取態人士,在facebook宣布與毛孟靜范國威「分手」,並曾寄語香港自治運動如與從民主黨公民黨轉過來的「所謂溫和本土派」成為盟友,「我們也只能分開得更遠,互不隸屬」,但未知是次割席是否亦與此有關。[12]

自割蓆事件後,「香港自治運動」主張多元化本土派立場,認同自決派部份立場,不認同華夏文化復興及城邦論。與自治派如毛孟靜(香港本土)、范國威和所屬的新民主同盟,以及親泛民人士黃世澤林忌等的關係友好。

註解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

相關網頁[]

傳媒報道[]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