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大典
Advertisement

以下為facebook的功能列表,有新功能出現歡迎更新。

Wall(牆)[]

Wall(牆)就是Profile(個人檔案)上的留言板。Wall會列出使用者最近狀況及發生的事,包括不同類別如轉載新聞及留言等。Wall上的留言還會用News Feed(動態消息)輸出。很多用戶會通過他們朋友的Wall來留短信;更私秘的交流則通過「Messages(訊息)」進行。Messages發送到使用者的個人信箱,就像電子郵件,只有收信人和發信人可以看到。Wall還會按照用戶的私隱設定而讓其他使用者看到不同資訊,如果部份用戶被限制瀏覽則只會看到有限的資訊。

在Wall上用戶可分享個人狀態、相片、鏈結及視頻等。

2007年7月起,用戶可以在Wall上張貼附件。在此之前,用戶只允許張貼文字內容。

Status(狀態)[]

Status(狀態)可讓使用者向他們的朋友分享個人狀態,以及他們現在在哪裡及做什麼等。facebook讓使用者填入Status的提示是「(某某用戶)正在……」,使用者填入剩下的部分,但此項特點已於後期的改版中除掉,現在用戶可直接留言。用戶可在Home(主頁)的News Feed(動態消息)瀏覽朋友的最新狀態,或直接在朋友的Profile(個人檔案)上瀏覽。

Pokes(捅)[]

主條目:

Pokes(捅)是facebook的一個功能,顯示於Profile(個人檔案),可讓facebook用戶給別人發送一個「Poke」作打招呼之用。

Tags(標籤)[]

Tags(標籤)是用於在相片及視頻等地方的標籤功能,主要用來標示所屬相片或視頻等中出現的朋友。

Like(讚好)[]

主條目:讚好

Like(讚好,別稱「讚」)是facebook的一個功能,用於Wall(牆)的留言及Page(專頁)等,可讓facebook用戶「Like」喜愛的留言及事物。

Gift(禮物)[]

2007年2月,facebook新增了Gift(禮物)功能,用家們可以互送「禮物」。這些「禮物」從facebook的虛擬禮品店選擇,贈送時附上一條消息。收到的禮物以及所附的消息會顯示在收禮者的Wall(牆)上,除非送禮者設定這個禮物是私人的。另外,在Wall的上方還有一個「禮盒」。用戶收到的所有禮物都在禮盒中。公開的禮物顯示送禮者的名字,私秘的禮物則顯示「私人」。

另有一個「匿名」的選項。雖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禮物,但只有收禮者可以看到送禮者的名字和消息。這種禮物只在禮盒中,而不在牆上顯示。

facebook用戶註冊時免費獲得一個「禮物」,以後的每個禮物收取1美元。最初推出時的禮物是有關「情人節」的。之後,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禮物,大多數都是限量版,或只是限期供應。使用者的Home(主頁)會顯示每日禮物的廣告。隨著 facebook開放平台Apps(應用程式)的出現,不同廠商開發的應用程式對1美元購買禮物的模式構成威脅。

Marketplace(市場)[]

2007年5月,facebook推出Marketplace(市場)。用戶可以免費發佈下列分類廣告:賣二手貨、租房及工作等。供求兩方均可發佈。所有facebook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Events(活動)[]

facebook Events(活動)可讓用戶通知朋友們將發生的活動,並列出舉行地點及時間等資訊。不同用戶可直接在所屬的Event頁面交流資訊。

Places(地點)[]

Places(地點)是facebook於2010年推出的新功能,2011年2月在香港推出。用戶可透過facebook手機版touch.facebook.com或不同智能手機平台在任何地方「打卡」,告訴朋有現時的位置。

Group(群組)[]

Group(群組)是用來把志同道合的網友團結成為一個小社區,裡面有很多互動功能,包括圖片及影片上載、留言板及討論區等功能。2010年10月,facebook宣佈推出全新功能;建立群組後,用家便可互相討論、分享相片及文件等,所有內容只有組員看到。[1]

近年facebook的使用者較習慣開設新Page(專頁)來建立群組。

Page(專頁)[]

Page(專頁)可以是不同事物,例如產品、人物、地方及事件等的專屬頁面,讓用戶Like(讚好)以成為粉絲之一。用戶成為粉絲後可在News Feed(動態消息)得到所屬專頁的最新資訊。

Questions(民調問答)[]

Questions(民調問答)為一個facebook專有的投票系統,於2011年5月1日啟用。用戶可自由發起投票,如果是多選的答案,更可支援用戶自定義新投票項目。用戶可自由把投票「跟帖」。

Apps(應用程式)[]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開放平台。利用這個框架,不同廠商及軟體發展者可以開發與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Apps(應用程式)。

最流行的應用程式包括:

  • 頂級朋友:使用者可以選擇和顯示他們最好的朋友
  • 塗鴉板:一個圖形效果的「牆」
  • 我喜歡:一個社會化音樂發現和分享服務,包括音樂會資訊和有關音樂知識的小遊戲
  • 義氣仔女online(古惑仔online):一個以香港黑幫為背景的遊戲

甚至有象棋、拼字遊戲之類的遊戲出現。後期出現知名的遊戲如開心農場Restaurant City等。

2007年8月29日,facebook改變了他們對應用程式熱度的衡量標準,更傾斜於那些有深度價值的應用。因為之前,衡量標準僅以用戶數為標準,使得那些高度「病毒傳播」但沒什麼用處的程式排名很高。著名IT博客Valleywag曾批評facebook應用是「一大堆垃圾」。

截止2007年9月26日,共有超過4500個facebook應用出現。

由於一些應用都強迫用戶先邀請朋友才可使用,令用戶感到困擾。有用戶設立了反對這些應用的群組,吸引了超過80萬的用戶加入[2]

facebook Markup Language(facebook標識語言)[]

facebook標識語言是HTML的子集。facebook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可以用這種語言定制他們的應用程式的外觀。

facebook影片[]

與facebook開放平台同時推出的,還有一個facebook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式--視頻分享[3]。使用者可以上傳視頻、通過「facebook移動」上傳手機視頻,以及用攝像頭錄影。同時使用者可以給視頻中的朋友加tags(標籤)。這一功能被認為會與MySpace的相關功能及YouTube競爭。不過,facebook的視頻只能在facebook網站內觀看。然而,一段發表在Userscripts.org上的Greasemonkey代碼讓使用者可以下載facebook視頻或將之轉貼在其他網站[4]

Timeline(生活時報)[]

2011年9月,facebook宣佈將會推出Timeline(生活時報)。[5][6]Timeline為全新的個人檔案界面,能夠顯示用戶過去的所有動向,例如狀態更新、打卡及活動紀錄等。用戶有需要更可以為自己的「過去」補回內容,甚至童年的回憶。[7]個人檔案右方將會新增一時間軸,讓用戶及其朋友能夠迅速地閱覽用戶的過去。用戶能夠把自己認為最獨一無二的相片設置到個人檔案首頁,並會以廣告旗幟般顯示在最上方。

2012年3月30日,facebook強制所有Pages(專頁)升級到Timeline(生活時報)界面。[8]

在2014年5月30日,facebook專頁聯同個人用戶頁開始全數改用新版面,取代舊有的Timeline設計。

驗證[]

2013年5月,Facebook發表了Verified Page服務,以驗證Facebook上公眾人物的真實身份,只要通過驗證的Facebook用戶在其動態時報的名稱旁都會出現一個藍底白勾的圓形標章。

驗證的範圍涵蓋了粉絲頁(Page)與個人檔案(Profile),初期以知名的公眾人物或品牌為主,包括明星、新聞記者、政府官員、知名品牌及企業等。驗證身份與粉絲頁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這些網頁是由他們所宣稱的人或組織所建立。[9]

註解

Advertisement